新闻中心
致力于民用雷达系统的研发与制造

写在“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工作检查之后

  2020  

06-05

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已经到了第二年,去年检查了十个城市,今年带队检查了七个地级市。说实在话,很感谢总队给的这种机会,真真切切体会到每个地市的明显变化,学习了每个地市的亮点工作,给了我很多启发,想想也有必要总结一下,也有利于相互交流学习和促进。

一、交通综合治理机制

如今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可以说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也关乎城市形象问题,各级政府基本都对这块都是很重视的,所以各个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文件都相应比较全面有效,这也是本次行动的优势,综合各个部门治理交通问题。当然,也有一些地市之间做的有区别的地方。

1、交通影响分析评价制度的执行

这个制度本身是很好的,能够从源头上治理交通问题,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往往由于评价方和被评价方是雇佣关系,这种不平等造成了评价结果的偏差,逐渐失去了交通管理者的青睐。去年有的地市想改变这种关系,评价报告编制由政府统一出资,但受到财政限制,执行并不是很理想。今年有的地市进行了进一步创新,评价报告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审核,这样财政限制基本也不存在了,个人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

2、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审核制度

占用道路施工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常态,造成的交通问题非常普遍,这里面牵扯到交通管理者和施工方的博弈,施工方追求的当然是省时、省事、省钱,交通管理者追求的是空间少、时间少、影响小。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能够让二者达到一个很好地平衡点,可以尽量优化施工工艺和流程而减少时空资源占用,重要的是施工期交通组织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个在这个检查中比较普遍。

3、乱点的挂牌督办机制

学校、医院、大型小区或者商圈确实是容易成为乱点的区域,这次行动也是重点整治对象。大家也都重视,只不过重视程度不一样,最差的也是交代给交警去办理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个事情还真不是交警一家能够独立办成的,往往那些政府牵头,综合协调,挂牌督办,积极反馈考核的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社会化专业服务机制

受到有限警力的限制,同时也苦于有限专业基础和迅速恶化的交通困境,交通问题早已不是勤于马路站岗就能解决的问题了。交通问题很复杂,但人人都觉得自己是专家,在这种情况下,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是最明智的选择。公安部“两化”文件中是鼓励的,文明畅通提升检查文件第一次是有了就不扣分,第二年已经明确“交通组织优化、信号配时优化、设施设备运维、道路隐患排查”是必要的,最近的某个文件也明确了相应的配置和经费等细则。这是个趋势,早期介入的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交通基础设施供给

这块说白了就是钱的问题,投入到位了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好多地市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算如此,每个地市的重视程度也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常说,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城市的大动脉,其实我们更发现,交通也是城市的脸面,是最大的民生。不管怎么说,在道路交通上多投资一点,效果往往是划算的。

1、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影响交通的三个方面,基础设施、交通结构、交通管理,这个恐怕是最根本的了,投入也算是最大的了。受到规划思路、建设条件和资金条件等多个因素的限制,道路的路网密度、建设标准、网络结构等指标都是不一样的。整体来看,基本都是达到要求的,规划造成的不合理性到处都能看到,但是苛求多少年前一个规划师能够把这些都给预料到了,我觉得有点勉强。不断地去完善改进,在现有资源下深度挖掘利用应该是一种好的趋势。

2、交通管理设施标准化

暂且把交管设施中不带电的称为交通管理设施,主要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隔离护栏,另外灯盘也可以归到这个里面。这一点,所有地市基本都没有问题,个别城市也由于常年政府投入不足,这一块还没有达到标准化的水平,按道理“两化”期间就应该解决的,这是交通管理的基础,也是非常影响城市形象的。

3、交通管理设备智能化

既然不带电的是设施,带电的就称为设备吧,信号机、检测设备、电警卡口、监控、指挥平台、诱导设施等。从智能交通实施效果和发展进程来看,智能机和检测器的有效覆盖现阶段尤其重要,一个是智慧交通系统的“手脚”,一个是智慧交通系统的“耳目”,这是基础,没有他们智慧交通是空谈。这一块各地市基本都能够满足要求了,剩下的主要是怎么发挥更好作用的事情。

三、交通组织管理水平

当一个基础设施没有办法改变的时候,公共交通也无法承担起交通出行大任的时候,剩下能做事的也就是交通组织管理水平了,焦点自然就集中在交警身上。管理界如此,学术界、实践界、商界都对此产生了极大地兴趣,新概念不断、浮夸风一次又一次、成绩和抱怨并存、执着往往被嘲笑讽刺,种种怪异的现象需要我们静下来深刻思考和冷静的判断。

1、时空资源深度挖掘利用

常规的节点组织,时间和空间在一个周期一般是一次应用,如果能够让他利用两次或者多次,效率自然就提升了,这就是时空资源的深度挖掘利用,时间不够空间补,空间不够时间换,宽度不够长度替,其实挖掘利用的技术很多,我们掌握的至少有十几种,如何量身定制到每个交叉口,需要我们交通管理者的智慧和心血。各地市在这个方面都是踊跃尝试,好多地方也是大幅推广,效果很明显,这个和这几年总队组织的全省交管业务培训有一定的关系。

2、协调控制是主战场

协调控制不是简简单单的“绿波”或者“红波”,他是一种思路根本性改变,将原来各自为政的信号机统一号令,量身定制交叉口群、干线、区域中多个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它发挥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辛苦活儿,但效果是最直接明显的。整体来看,所有地市都在尝试做,好多地市效果很明显,有交警自己做的,有信号机厂家做的,也有专业队伍驻守的。从这个工作的技术要求、投入产出、动态特性要求等多个方面看,结合已有实际效果,专业化队伍常驻服务应该是必要选择,这个也在公安部多个文件中不断强化。

3、从整体网络区域要资源

主路协调、支路循环是我们交通管理者摸索出来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微循环建设其实就是提升支路的交通功能,同时更好发挥他的生活功能,逐渐我们发现,禁止左转、单向交通这些容易引起舆情的手段在干路上也有不错的效果。这样一来,从整体网络的角度考虑,将多种手段综合应用,时间和空间一体化考虑,是能够解决区域问题,或者一个久治不愈的顽固堵点,否则很容易治了一个问题,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这块,往往每个地市都有比较精彩的手笔,学习一下非常受用。

四、交通出行结构优化

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最终只能靠交通结构的优化,这个是共识,好多国外城市也得到了证明。但是,多个地市这一块几乎很痛心,有些都面临奔溃的边缘。

1、公共交通分担率持续走低

上报的数据都很完美,但实际上从客流量简单推算一下,公交占全方式的分担率多数城市都是个位数,碰到百分之十几的我们就很兴奋,和人家一些发达国家百分之八九十的分担率相比就很说明问题了。公交是大众出行,如今都是小众,甚至淡出公众的视线;这样下去,修再多的路,交警再努力,交通拥堵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2、公交优先保障需要全方位的配合

公交优先喊了多少年了,公交一直都不优秀,优先而不优秀是很无奈的。大量的公交专用道设置后只有少量的公交车运行,又让交通管理者怎么给民众交代?广阔美丽的新修道路竟然不设置公交港湾是决策层对公交失望透顶了还是没意识到公交的重要性?很少的政府补助和很低的公交分担率是不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呢?

3、公交运营体制一体化

最初,我们为了整合资源,为了做大做强,也考虑到公交是一个政府公益事业,发展模式都是朝着公车公营的模式。逐渐一体化后,弊端也就慢慢出现了,没有市场的介入,不作为现象很明显,我一直在想是否应该在一体化的基础上也应该市场化。各地市在有限投入下,做出的成绩差距很大,公交公司的经营水平很重要。

五、交通文明守法通行

这块整体都挺好的,文明城市创建驱动、交警严格执法、文明征信体系的完善、多元数据在执法中的应用等都是很积极的作用,就不多说了。

整体而言,都在进步,也很明显,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思考,还有一些其他方面,不是很重要,也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就不多说了。

西安象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团结南路32号航天技术应用创新中心2号楼3楼
联系电话:029-88212310
公司邮箱:sales@sondit.net

官方微信
查看手机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659号